“我的父亲参加了国会山骚乱”

伤心、愤怒、困惑……这名美国女子讲述得知父亲参与了1月美国国会山骚乱并成为首批被捕者之一时的感受。

           

https://www.facebook.com/BBCChinese/posts/10159362820273762

倫理法的發展永遠是追隨“新生事物”引發的現象進行規範,然後”經過沉澱”才能建立法治運作秩序。
1450年古騰堡(Gutenberg)活字印刷商業化,最早是印製“撲克牌”維持商業運轉,後來耗費巨資印製聖經給貴族及修道院使用,印製成本日益降低,各地教會以教導普羅群衆能夠閲讀聖經爲己任開辦“主日學校”,基層教士開始覺醒被煽動的農民也開始掠奪各封建貴族的財富,馬丁路德這時選邊站在封建貴族的立場,鎮壓德意志的農民革命(The German Peasants' War)被煽動的農民被殘酷的殺戮,教派激進的教派---包括再洗禮派(Anabaptist)、門諾會(Mennonite)、浸信會(Baptists)、貴格教派(Quaker)、清教徒(Puritan)、亞米胥派(Amish).....等等,在歐洲遭受各個”領主權威“的迫害,在荷蘭及英格蘭也難有容身之處,輾轉移民到了新大陸的"天堂"經過“幾代”的休生養息,在北美洲融合演化出所謂的福音教派(evangelical)成為美利堅合眾國”大覺醒運動(The Great Awakening)”的主要推動力量,至今依然是美國廣大普羅群衆的“生活潛意識",美國是宗教信仰很厚重的社會。
“量變而質變“落魄的騎士組成的“傭兵同業工會”受雇各封建貴族藉機掠奪羅馬教皇在封建領地的財富,搞出(1618~1648)三十年戰爭,這些傭兵集團及瑞典的軍隊都是“就地掠奪補給”德意志農村被摧殘的很嚴重,精疲力竭的各勢力達成“威斯特伐利亞和平條約(Peace of Westphalia)”承認了各封建領主有“選擇信仰的權力“。
互聯網的成熟,訊息傳遞的及時及方便性對社會各層面衝擊所引發的"連鎖反應"影響層面必然會遠遠大過古騰堡(Gutenberg)活字印刷商業化!
在基督教法治社會如何建立對互聯網運作的規範又兼顧“言論自由”,同時還要避免壟斷,這是一個“國際”的難題;
獨裁公權力運用這個科技可以施展比羅馬教會組織更大的控制力及煽動力。

絕大多數的普羅群衆都是生活在“二度空間的相(xiàng)信”層面,對形而上概念“理性辯證能力”并不能與科技的發展“與時俱進”,各種奇言怪論都能聚集一些“小衆狂熱份子”,可組成最小公倍數團夥形塑“民粹集體愚蠢”------義和團、六四天安門廣場的學生、香港街頭抗議群衆、進攻美國參衆兩院的群衆等等都可稱之爲“烏合之衆” ---- 這種混亂價值觀的衝突可能會持續好幾代人的時光,激化到熱戰形式的可能性都不能排除。




+